长江人钓月,旷野火烧风。

唐代 贾岛 长江人钓月,旷野火烧风。
出自唐代贾岛的《寄朱锡珪》

远泊与谁同,来从古木中。

和谁一起漂泊,向来都是在古树中。

长江人钓月,旷野火烧风。

在长江一带人们常月下垂钓,空旷的原野火点燃了风。

梦泽吞楚大,闽山厄海丛。

江南一带吞掉了楚国的一大片,闽山在大海从中。

此时樯底水,涛起屈原通。

这时的帆船已经在水底了,波涛传达了屈原的意思。

创作背景

贾岛人称“诗囚”又被称为“诗奴”,一生不喜与常人往来,《唐才子传》称他“所交悉尘外之士”。他惟喜作诗苦吟,在字句上狠下工夫。文章提及的朱锡珪无相关记载。

赏析

《寄朱锡珪》这首唐代诗人贾岛的一首五言律诗之一。

贾岛出生于平民家庭,门第寒微。所以他早年行事率不可考。传说他30岁前曾数次应举,都不得志。失意之余,又迫于生计,只好栖身佛门为僧,取法名无本。贫困的家庭景况,枯寂的禅房生活,养成他孤僻冷漠而内向的性格,耽幽爱奇,淡于荣利,喜怒鲜形于色,世事颇少萦怀。但他仍酷爱吟诗,常常为构思佳句而忘乎所以,“虽行坐寝食,苦吟不辍。”贾岛也因此被视为唐代苦吟诗人的典型。

文中“钓”、“烧”、“吞”、“厄”等字足以看出其字句上下工夫。

“烧”字表现了在诗的意境营造过程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,贾岛诗中对于燃烧状态的表现就颇能反映这种特色。

这首诗能充分体现贾岛尚意的特色,贾岛诗常从体认中来,所写之景并非盛唐诗人那种对自然或沉浸或相融的描绘,亦即贾诗在写景中少了情的因素,而采取远观的态度对所描绘的景致进行意念上的再加工,使之符合某种非凡的审美体验,使读者可以对其进行直接的审美观照,进而获得超人意表的审美感受。